沿着长江镇江、扬州段两岸,扬州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助理马建军在对江豚观测的途中,耗时三个多月,记录到成群候鸟,昨天整理统计发现,里面竟有以前极少在江边见到的部分珍稀候鸟。
记录候鸟
【资料图】
观测江豚途中发现并拍摄鸟儿
“去年11月多开始进行常态化江豚观测,沿着长江镇江、扬州段两岸寻觅江豚踪迹。”马建军表示,沿江对江豚观测的途中,时不时会发现部分江岸、江边湿地等地,有成群的鸟儿聚集,场面非常壮观。
马建军说,这一现象在长江“十年禁捕”之前很难见到,忍不住用随身携带的设备,记录下沿途看到的成群候鸟,有的能认出是什么鸟,有的没怎么见过,常见到不同的鸟儿争地盘的情景。
马建军每次去观测江豚,都会遇到成群的鸟儿或在水中觅食或在江边嬉戏,遇到了也就像记录江豚一样,顺带着记录沿江两岸发现的一些江边的群鸟。
不知不觉三个多月已过去,长江边的群鸟被记录了不少。马建军表示,长江生态的好转,不仅体现在江豚活跃的范围扩大了,也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候鸟赶来“打卡”,这也是沿江生物多样性的体现。
意外发现
十八只东方白鹳集体同框
三个多月了,记录到了哪些鸟?马建军表示,昨天在统计整理时,发现其中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、有“鸟界国宝”之称的东方白鹳更是成群现身,一个镜头中记录下18只东方白鹳。
高邮湖畔已成东方白鹳繁殖地,多年来高邮当地居民平时也经常看到它们。马建军记录到的这群鸟儿,到底是不是东方白鹳?
昨天,记者将照片发给黑龙江省长期研究东方白鹳的鸟类专家李林研究员,他看后表示,这群鸟确实是“鸟界国宝”东方白鹳。记者发现,马建军记录到的群鸟多是候鸟,如白琵鹭、反嘴鹬、大雁等。
“不少候鸟以前都在高邮湖湿地看到,江边极少看到。”从事候鸟观察的志愿者宋成刚表示,他通过对三江营湿地等地观察发现,长江禁捕和禁钓后,江边的鸟儿开始多起来。
专家观点
食源丰富湿地向好是主要因素
在江都区水务局长江管理处工作的宋成刚,经常因工作需要巡江,在江面时不时就能见到成群水鸟,如红嘴鸥、野鸭等。他为此请教鸟类专家,被告知主要是禁捕后江中的小鱼等食源多了,长江成了一些水鸟的觅食天堂。
“禁捕禁钓后,沿江也少有人群活动打扰它们。”宋成刚表示,随着沿江生态修复向好,江边丰富的植被也成了鸟儿们的栖息之地,长江中下游就成了不少候鸟迁徙的“中转站”。
“江边的鸟儿多起来,不管是迁徙路过、附近越冬还是春夏繁殖,做好观察记录和保护很重要。”扬大生科院王爱勤老师建议,随着长江生态转好,沿江湿地鸟儿日渐多起来,离江岸较近的一些村庄周边栖息环境和食物适宜的地方,发现珍稀鸟类的机会就可能增多,因此,相关部门应多向沿江村民普及鸟类科普、保护和救助等知识,做好护鸟爱鸟的宣传,便于及时救助鸟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