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荣成氏》简文中对舜禹的描述是比较丰富的,其内容和《史记》《尚书》的内容也基本能够互相印证,甚至还涉及到了《逸周书·大聚篇》中的部分内容,是关于“虞人”或者“官山海”的规定——而这个规定也体现了华夏民族“不打三春鸟,不食四月鱼”、“不涸泽而渔,不焚林而猎”尊重自然规律的朴素智慧。
#2简和#3简是《荣成氏》简书中,最令人震撼的一段内容,它完全有资格被称为“先秦文学中的经典名句”。很多译者觉得#2#3简中讲的是些非常美好的事物,其实恰恰相反。这些文字所描述的场景跟“贤”和“禅让”背道而驰。
(相关资料图)
你能想象这些文字描述的是一些怎样的场景吗?
“...寑亓兵,官亓才(财)...盲聋执烛,声痴鼓瑟,跛躃兽斗,断杆为失,长者偷宅,偻者坟窃,堰者煮盐,宅渎者渔泽,法弃不举,凡民捭赋者,效而谋之,酓(掩)而食之...”
——士兵不愿意拿起武器,官员只想着才(财)......
——茫茫的黑暗之中,一个又瞎又聋的人打着灯笼,远远的走在你的前方,带你赶路,前面就是刀山火海、万丈深渊,他都“无视”,就那么自顾自的“往前走”,而你在后面拼了老命地呼喊,让他停下或者调转个方向,可是人家根本听不见!听不见!
——五音不全的人用来弹琴,战场上奋勇厮杀的士兵竟然都是些一瘸一拐的残疾人。高大的“栋梁之材”硬生生被锯成一小段一小段的“烂木丁”,用来做弓箭的配料。
——个子长得高点的,就利用身高优势,爬墙偷盗,做飞贼;个子矮的,有点驼背的,就利用五短身材去盗墓。
——住在盐场附近的就煮售私盐,住在江河湖泊附近的就下水“打鱼”(偷猎),法弃不举,原本承担赋税的百姓,有样学样,损公肥私.......
上面这些内容还是在描绘“禅让制”的那个理想型社会吗?完全不是。
文中的这个历史阶段,社会道德崩塌,物欲横流,民省不古。为什么会这样?
因为上层建筑发生了“质”的变化。而这种变化的始作俑者就是(夏后)启。
所以将#2和#3简放置于(夏后)启这个位置是比较合适,更为重要的是,在马上要讲到的夏桀部分,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盲聋、侏儒,会再次登场,奏响夏后朝的“安魂曲”。
写到这里,我不仅想起了《阿房宫赋》里的名句“秦人不暇自哀,而后人哀之;后人哀之而不鉴之,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。”